...

“大船深水”时代对南京意味着什么?

5月26日清晨,在南京海事局的维护保障下,新加坡籍“艾奥尼克”轮从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缓缓开出,漂洋过海前往巴西。这是南京首艘吃水达到11.6米的出口船舶,标志着南京港出港船舶吃水标准也从11.36米提升至11.6米。南京开启“大船深水”时代,在加快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南京始发

11.6米深吃水大船奔向大海

从南京港出口吃水深度11.6米的货轮,这还是第一次。而今年1月15日,从巴西始发的运粮船——“阿尔法发现”轮停泊南京港,率先以11.6米吃水深度刷新了开埠以来进港船舶最大吃水纪录。一进一出,南京港完成了深水港的又一次升华。

南京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杨朝晖介绍,自南京市启动进出南京港船舶吃水提升工作以来,南京海事局积极开展11.6米吃水船舶进出南京港实船试验工作。1月15日以来,已先后保障5艘11.6米吃水船舶安全靠泊南京港,5万吨级大船靠泊南京港成为常态。

为有效保障“艾奥尼克”安全出口,开航前,南京海事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船舶关键性设备实施安全检查,确保船舶适航。现场协调南京引航站资深引航员实施引航,并给予航路选择权,同时组织驾引人员认真学习通航安全保障方案。

开航后,南京海事局还抽派专人随船,协调长江下游沿线海事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维护,保障交通组织及时有效。此外,调派南京港集团拖轮全程吊尾随船至江阴,经过下游复杂航段时增加拖轮助航。

瞄准11.8米

南京加快“深度”竞争力

深度就是航道的竞争力。2018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南京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至此,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南京港由“河港”变为“海港”。

可以说,吃水越深,南京港的吸引力也就越大。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进出南京港的大型船舶最大吃水长期控制在11.36米。南京海事局副局长王长宁介绍,这主要是沿途航道水文条件限制及通航安全考虑,尤其是镇江尹公洲航段,“Z”字型航道,对大型海船影响很大,被称为“老虎口”。

经过测算,南京港进出港船舶吃水从11.36米提升到11.6米,海轮单航次可多装载3000吨左右货物,每年可为腹地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4000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向“深”挖潜,加快推动进出南京港船舶最大吃水11.8米的突破。

通江达海

这个中心2035年全面建成

连长江、通欧亚、对接沿海、辐射中西部,2023年,南京港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该项目由市交通运输局、南京港集团等牵头实施,依托“日韩、东南亚及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南京—中西部、欧亚”多式联运通道,打造集装箱、商品汽车水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努力构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2021年4月,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竣工并投入运营,实现了铁路与水路无缝衔接。集装箱不用开箱,直接在码头实现水路和铁路运输的转换,打通了公铁水联运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南京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15.68万TEU(标箱),同比增长49.8%,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内河港口第一。今年一季度,南京港龙潭港区外贸吞吐量达到了52.8万标箱同比增长28%

今年3月,《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南京提出了近期和远期2个目标。

到2030年,南京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15条;

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20条。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