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绿”成“金”,行业竞争有了“加分项”

2025年伊始,工信部“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省工信厅“2024年江苏省绿色工厂(第五批)入围名单”陆续公布,我市新增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40家省级绿色工厂

近年来,我市企业、园区从生产、技术、管理等各个维度全方位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打造绿色制造体系,让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节节高升。日前,记者深入一批新入选的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进行实地探访。

“绿色列车”驶近市民身边图片

去年底,一抹“新绿”来到市民身边——被称为“换乘王”的南京地铁7号线全线开通运营,串联起新老城区。7号线标志色为草绿色,实际上,列车生产过程中也处处充满“绿色元素”。

走进列车“诞生地”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生产车间,自动喷漆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臂,精确对车身进行喷涂作业。尽管喷涂量较大,但现场几乎闻不到浓重的油漆味。

原来,该公司喷漆工序都已实现水性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相比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全面应用水性涂料大大减少了进入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同时通过高效喷涂流程与节约材料相结合,也兼顾了经济性。

“采用静电自动化喷涂设备后,与以往相比,单车油漆的使用量节省至少20%。据统计,在国内铁路客车与城轨车辆生产厂家中,我们的水性涂料应用比例最高。”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安环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从源头原材料选择、过程工艺控制到末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处理,都采用了业内先进的工艺技术,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水平,同时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平台,联合上下游共同构建绿色生产模式。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核心基础单元,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建设目标。此次,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

手持“绿色牌照”走向国际图片

在南京熊猫所属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厂区,记者发现这里使用的均是节能型照明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清洁能源,再次用于生产,实现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率达100%;在办公区,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的无纸化办公已成日常;在工人生活区,用水节水率达到50%以上。

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赵春霞介绍,企业很早就在布局绿色工厂建设,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挖潜增效活动,点“绿”成“金”,于去年获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绿色工厂评价体系认证涵盖多个维度,无论是能源利用效率、废物管理,还是清洁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对企业提出了全方位要求。”

在全球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建设绿色工厂就如同手持“绿色牌照”,是争取全球广阔市场的“入场券”,也是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加分项”。

去年底,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出350万套博世、西门子等各品牌白色家电客户配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0%,成为其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证。“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博世、西门子等世界知名企业的‘绿色伙伴’,未来也将与其一起推进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化发展计划,在全球市场发出‘绿色之音’。”赵春霞表示。

从“一厂”绿到“满园”新图片

当天天气晴好,在位于南京经开区的南京电气科技园区,记者看到厂房屋顶上装有1.8万块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一个超大容量的“充电宝”,持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蛇年春节前,南京电气接到来自国家电网的大额订单,目前正在满负荷生产。“早在2020年,我们就和南方电网进行综合能源合作,展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当年11月并网投入运行,目前日发电量约3.5万千瓦时,除自用电外全部输送至国家电网。”南京电气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经开区是全市最早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的开发区。作为绿色工厂和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名单中,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

大体量的园区怎么做到“含新”“吐绿”?数据显示,近年来,浦口经济开发区规划和建成光伏发电、化学储能项目36个,其中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6960万千瓦时,折合标煤8562.89吨,可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94万吨;污水处理厂2024年废污水处理量1597.09万吨,中水回用率73.7%;环保产业园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26.83万吨,综合利用率88.49%。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自身的鲜明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导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浦口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出台了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推动绿色经济快速增长。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