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是如何将地理位置“变现”成六朝古都的?

南朝萧齐永明九年(491),28岁的谢朓(tiǎo)挥别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前往荆州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就任文学侍从官。他在途中创作了《鼓吹曲》十首,尤以这首“颂藩德”的《入朝曲》为人所称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朓生活的时代,处六朝之中,其笔下宫城高殿的飞脊,夹着天子御道向深远处延伸,是经过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近200年的渲染才得以呼之欲出的帝京气象,也是这座有着3000年建城史古都中轴形制的前导。

因天材,就地利

许嵩《建康实录》中,有一段颇为传奇的记载,秦始皇在渡江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并改时名金陵邑为秣陵县。到汉末天下大乱,三国鼎立,相传诸葛亮东行途经此处,在石头山下驻扎,测望地理形势时,曾禁不住感慨:“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从此,“帝王气”便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流量密码。

所谓“龙盘虎踞”,指的是南京城内,钟山在东,绵延数里如卧龙欲起;石头山在西,似虎视眈眈蹲守江关。现代学者朱偰在《金陵古今图考》中曾总结当地形势道:

“其地当长江下游,北控中原,南制闽粤,西扼巴蜀,东临吴越,居长江流域之沃野,控沿海七省之腰膌,所谓‘龙蟠虎踞’‘负山带江’是也。”

真正将这样地理区位优势“变现”的,则是东吴。

东汉末年,孙策在江东建立起东吴政权。作为他的继任者,孙权在建安十六年(211)将丹阳郡郡治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次年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秣陵为建业。随着吴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正式称帝,也开启了建业即今日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

后世在说到东吴建业时,多用“草创”总结。孙权初到建业,以既有将军府邸为居所,称太初宫,并环绕太初宫创建都城、外郭,形成三重城郭。特别之处在于,建业之都城轴线,并非正南北方向,而呈北偏东约25度,宫城太初宫也与南北御道产生了略偏向西的差距,这就导致整个建业城以一种倾斜的姿态呈现出来,并不合乎中原都城礼制。

造成这种偏斜的原因,是当时建业地区的山水形势。东西两侧的山峦虽起到屏障作用,但其本身北偏东的走向也限定了城市的基本轮廓。这种屈从自然的规划设计,自然与“乐和礼序”的传统观念并不相符,但却是管子所提倡的规划理念的鲜活实操:

“凡立国都……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大概在东吴立国十年后,市政建设也在建业陆续展开,但其引运渎、开漕沟,无不是在适应山水并利用山水对城市做出营建。东吴经营建业五十年,这期间规划而成的城市骨架、区域规划,都成为之后六朝逐步建设遵循的肌理。

天纪四年(280),东吴亡于晋,短暂的南北统一时期,建业几经更名,由秣陵至江宁,再至建邺。之后是八王之乱、永嘉南渡,晋建兴元年(313),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建邺改称建康。西晋灭亡,司马睿建国,东晋以建康为都,前后历经11代103年,成为在此地建都时间最长的王朝,也是对其城市形制影响最大的一代。此后至南朝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并承续了同一格局。

倾斜版“中世纪都城”

直到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平定“苏峻之乱”前,南渡晋室均以修缮过的吴太初宫为宫掖。苏峻之乱后,宗庙宫室尽为灰烬,对皇权势力的争夺以迁都形式表现出来,有人建议豫章、有人建议会稽。唯王导一锤定音:

“建康,古之金陵,帝王所居,孙仲谋、刘玄德皆云王者之宅,不可改。”

加之原太初宫在战乱中被焚毁,东晋这才开始规划建设新都。

具体负责建康城规划建设事务的是王导堂兄弟、将作大匠王彬。按《建康实录》记载,建康的营建自觉呼应着洛阳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将宫城“建康宫”设于都城中部,使其南门——大司马门直对着御街、都城宣阳门,使宫城和都城中轴线重合。特别之处在于,其首次将建康都城明确划分为北部宫城区,南部官署、住宅区的功能分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从建筑群上看,建康宫城(即台城)主要建筑左右对称,中轴线上的御道左右建官署,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建宗庙、社稷,12个城门沿用洛阳旧名。而其“中轴之作”的升华,莫过于大兴二年(319)在王导的建议下,以西南牛首山两个山峰为“天阙”,将城市中轴进一步南延,使其与自然相融,相映成趣,“大建康城”顺势而成。与此同时,以都城中轴为准,整个建康依旧保持着北偏东24.6度的倾角,让一直在向北方都城致敬的新都成为翻版“中世纪都城”。

南齐永明九年(491),北魏孝文帝为重建洛阳都城,特别派遣蒋少游(时任散骑侍郎)作为出使南朝的成员之一,到达建康“模写宫掖”“图画而归”。后续研究证明,北魏洛阳宫室制度明显模仿了南朝建康宫殿,“在北方都城被战乱毁坏殆尽之后,江南建康城反成为延续中华礼制与宫室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建康城发展到梁朝时,已经是“城中二十八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的规模,在位48年的梁武帝对都城建设倾注颇多心力。

同样是在梁朝,侯景之乱的发生成为建康最惨烈的浩劫,其对都城的破坏,无疑是毁灭性的。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叛军涌入建康,围困台城130天,致其一朝残败。创伤之大,直到陈朝初建的十几年间,都无力恢复其至全盛状态了。隋开皇九年(陈祯明三年、589),陈朝灭亡,繁华六朝至此没落。《资治通鉴》记载,隋平定陈各州郡后,“诏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更于石头城置蒋州”。从此“六朝旧事随流水”“金舆玉座成寒灰”。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