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航天频上热搜,南京怎么布局?

用“太空WiFi”与亲友通话

“火箭快递”全球小时达

……

这些充满科幻感的场景

随着航天科技的进步

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作为“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屡上热搜,还在国内掀起了投资热潮。8月20日,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解读近日印发的《南京市培育发展商业航天产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发展路线图。

从低空到太空,

南京在下一盘什么棋?

从低空到太空

南京的天上有点忙

  • 地面上,北斗地基增强站覆盖“全国一张网”;
  • 低空中,无人机应用于物流、应急救援、医疗、农业、巡检等;
  • 太空里,航空航天不再是“国家队”专属,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探索征程中……

这几年

头顶的天空越来越“忙”

今年5月,南京举行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正式发布《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力争推动南京低空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低空经济方兴未艾

南京商业航天也在加速布局

实际上,南京航空航天产业“家底”不俗,已集聚中电14所、中电莱斯、晨光集团、南京机电液压等近80家企业,构建了以动力系统制造、机载系统制造、无人机研发、空管系统开发等为重点的产业体系。

此外,南京拥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与航空专业相关联的高校,并拥有2个国家重点技术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累计拥有航空航天两院院士12名,科教人才资源丰厚。

去年6月,《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航空航天产业纳入“2+6+6”创新型产业集群。

本次印发的《行动计划》提出了积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和发展高地的目标。明确了构建商业航天产业链条、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商业航天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高效集聚发展4个方面,共16项任务。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挑大梁”

5月21日12时15分,“星环号·南信大星”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商业红外气象星座项目的首发星,也是中国第一颗专业监测山火的卫星。

早在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便联合建邺区政府、商业航天领军企业上海蔚星科技,三方合作成立了南京信大卫星应用研究院,这也是建邺区河西CBD第一批签约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离不开产学研的密切合作。《行动计划》中明确,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高校院所与重点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发挥产业平台引领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发展,聚力打造产业自主创新生态体系。

此外,南京将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卫星互联网底层技术攻关,加快突破通导遥商业应用共性技术。鼓励开展可回收火箭技术等重点领域研发。同时,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共建遥感测绘、星地链接等商业航天应用领域重点实验室,提升重大创新载体对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