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京制下的南京
玄武湖里的黄册库
江南贡院中的隐秘轶事
小人物书写大历史
听历史学者讲述不一样的大明
于细微处读懂明朝那些事
今日品读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尘封已久的六个故事。这六个故事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了当时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它就像一台显微镜,通过细节来考察某一个切片,某一个维度。
书中有一章《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讲述了朱元璋时代黄册库内鲜为人知的档案故事。大明黄册库就在今天的南京玄武湖景区中,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档案库。
在明朝,基层社会生活以钱粮和刑名最为紧要。洪武十四年,明朝开始实行赋役黄册制度,即选定南京玄武湖作为存放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处所,时称“后湖黄册库”。
“黄册”最初来源于“黄口”,本意是雏鸟,后来代指幼童。在隋唐的户籍登记中,3岁以下或刚出生的孩子,称为“黄”。“黄日始生,遂登其数”,意思是说孩子一生下来,立刻就要去官府报备登记,从此“黄”字演化出了人口之意,成了整个户籍的代称,也叫“黄籍”。明代第一次攒造黄册,是在洪武十四年。到了10年之后的洪武二十四年,朝廷才正式下文,规定进呈中央的黄册封面,须用黄纸装裱。可见是先有黄册之名,后才用黄色封面装裱。
“册成,为四本,一以进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留其一焉。”进呈户部的正册,用黄纸当封面,被打包装车,从四面八方运往金陵城,驶入正阳门,即后来的光华门。黄册旧档并不会销毁,但新档又会源源不断地进来,且每十年就会新增六七万册,这么多档案该放哪儿呢?
后湖黄册库
玄武湖的绝佳之处在于,它足够大、近、安全,而且还便于管理。成为军事禁区后,由于与四面陆地隔绝,没有桥梁通行,黄册库还配备了相应的船夫和官船,负责与岸上联络,船都停靠在太平门外,每旬逢一、六才通行。
出于防潮防虫的考虑,黄册库大多按东西朝向修建,前后有大窗通风,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照时间。为了能最大限度采光,黄册均被一排一排摆放在叫“架阁”的木架子上,四面敞开,分层分格。为了防止屋顶漏雨弄湿文件,架阁上面还配有一个斜板盖,遇雨就能顺着板盖引至地下。另外,每年4月到10月,管理人员还会定期把文件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其时,每间库房门口都用砖头砌了10个小墩,砖墩之间架起四根铁棍,再把黄册挂在上面。
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祁门县丈量鱼鳞册。
“黄册库内,严禁动火,即使到了晚上也不许点灯,冬季亦不许生炉取暖。库房里的地面都要铺设沙子,上覆木板。这样既可防火,又可防鼠患。”随着库房越来越多,后来厨房索性从湖中一个洲移到另一个洲,每次人员吃饭,都要横跨湖中两个洲。黄册的排列也极具科学性。其库房以东、西、南、北、前、后为名,具体到库房内的架阁,则以“千文架阁法”做编号。该检索编号法于宋仁宗时期发明,即以《千字文》为批,岁月为次,依次排列。“《千字文》里的一千个字绝无重复,特别适合编码。”
翻开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