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溧水“桥”见无想山,这些桥你知道几座?

在江南

一座桥就是一首诗

一个传奇

说起古桥,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旧时光的画面:

清风柳荫,碧波翠潭,行人悠悠穿梭其间。

它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老建筑,

曾在一定时期便利了出行、装点了山河。

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

许多古桥遗落在乡间,荒草萋萋、无人问津。

擦拭岁月的尘埃,

每座古桥,都是一件老文物。

细数无想山的桥,你知道几座?走过几座?


凌云桥位于无想山顶、天池北侧,旧时为一石桥连通杜城山与龙鸣桥,后年久失修、风化崩塌,现复建为木桥,跨度约5米,宽约1.8米。登临此桥,如凌空飞架于蓝天白云间,故此得名。桥下原有古路,深约10米,两侧石壁似刀劈斧凿一般,底部为天池出水口,宽仅1米左右。相传明末清初的大文士周亮工即沿桥下古路登顶、入无想寺,并留有诗作《从山后倒入无想寺,与僧惺悟》。

《从山后倒入无想寺、与僧惺悟》

清·周亮工

阴森栝柏迷无路,倒听钟鸣有佛场。

欲踏高岩看石臼,休扪古碣话齐梁。

敝庐响滴千山雨,破衲新缝九月霜。

莫指寒花留客宿,暮云哀壑易心伤。

陶公桥位于无想湖东南角源头,原山水境断桥遗址,现有残存桥墩2个,长约4米,高约2米,为后人架设通达顶公山的石桥遗址。

自古以来,进无想山的主入口在山南,即经竹涧山、顶公山北侧山脚(后筑坝建无想湖);此地是人们访无想寺的必经之路,原有木桥横架溪上,1958年修水库时改为石桥通顶公山。传说明初大学生陶安便是从此桥经过,游无想寺并写下《游龙鸣山记》。

从善桥位于无想湖东北源头,无想湖路在桥上经过。桥长约15米,宽约6米,杜城山等水流由桥下汇入无想湖。

此桥原为木桥,相传明朝溧水知县王从善访无想山时,此地仅有两根横木连接,很不安全;后寻至祝家山村,偶得村民竟系同宗王氏,遂带头捐资30两银子修建石桥,极大方便了本地村民去往县城的交通问题。人们感激知县王从善的善意之举,便将此桥取名“从善桥”。原桥被水冲蚀,现桥为修无想湖路时新建。

无想湖栈桥位于无想湖西岸,近临水阁。峰峦叠嶂,蒙络摇缀,曲回的无想湖栈桥静静地伫立着,宛若脱尘的隐士。晴日在这里看水天一色,烟雨蒙蒙,又成了“湖山烟雨”的最佳观赏地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