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金陵亨斯迈投资新建的高纯异丁烯项目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开工;
7月12日,市政府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14日,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暑时节,全市经济发展活力迸发、热力四射。各类经营主体持续“重仓”“加仓”南京背后,是我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全方位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中央部署要求,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高标准、高起点谋划改革“施工图”,瞄准制约全市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企业群众最期盼的领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大刀阔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风雨无阻向前行、勇闯改革深水区,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新成就,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书写崭新篇章。
释放发展活力
服务打造具有强劲驱动力的
科技创新策源地
紫金山实验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步入江宁区紫金山实验室大楼,“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16个大字映入眼帘,雄心壮志字字铿锵,科研人员争分夺秒;
在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浇灌“科创花”,结出“产业果”。一南一北,展现着南京为科技创新“破研发难题”“探转化新路”的强劲脉动。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图片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如何改?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京考察调研,作出重要指示,亮起指路明灯。
作为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南京思之深、行之笃,走好“求实扎实”创新路。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荣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为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一手抓原始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南京两手抓、两手硬。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新机制,发挥高校院所、科创平台、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快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体系,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服务打造具有强劲驱动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01
改革,努力破除“不愿转”的困境
南京联合多家试点高校院所加快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共同探索“团队控股”“拨投结合”模式,设立“社会服务型教师”职称,投入专项资金设立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松绑放权。
作为江宁区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的首个项目,东南大学孙钰教授领衔中英团队研发的“脑肿瘤AI决策辅助诊断系统”有望在三年内进一步完成系统研发、临床评价、体系考核,并提交药监局申报,积极提高脑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02
改革,努力摆脱“不能转”的障碍
在南京,“紫金山三次方”的故事总为人津津乐道。紫金山实验室创新策源、紫金山科技城孵化培育、紫金山集团金融扶持,三方初步探索出从概念验证到场景应用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赋能的“紫金山模式”,释放创新“三次方”效应。
科技创新很“烧钱”,如何让企业“不差钱”?
南京市高质量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大会现场。
我市不断强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联动,打造“宁科投”“宁创融”“宁科贷”“宁科债”“宁创担”“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全生命周期政策性科创金融服务品牌,今年更是计划打造总规模超2000亿元“4+N”产业基金集群,引导更多“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产品,以“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走在前、做示范。南京市首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被国务院作为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03
改革,努力跨越“不会转”的沟壑
我市加快完善科研人员与生产一线的对接机制,推出创新联合体机制,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高校院所平台,组成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重大攻关任务。
7月16日,从“叹伶仃”到“跨伶仃”的深中通道车水马龙。
这背后,作为新材料领域“隐形冠军”的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题研究形成的多项高性能混凝土标准规范成果,全面应用于工程建设。
而正是以申报南京市创新联合体为契机,苏博特联合了东南大学及东大建筑设计院等创新链、产业链实体,开展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结构—建造一体化设计方法研发,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放眼珠江两岸,这里炸响了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而如今,在南京,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脚步也清晰可闻。
二积蓄发展动能
服务打造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高地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近年来,南京不断在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链主导力、品牌竞争力上形成重要支撑,让改革脉搏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同频共振。
成立不过4年,江苏航天七零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航天七〇六”“天熠”系列终端、服务器类产品国内出货量超100万台(套),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为什么这么快?
“每一项拳头产品,都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单位的协同,以及诚迈、翼辉等同在软件谷企业的助力。这里,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公司总经理顾鹏语露感慨。
产业配套能力提升的速度,背后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力度。
去年,我市启动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新春第一会”,我市聚焦新型工业化,进一步推进产业强市建设。我市将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高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
企业供图
眼下,对于以钢铁、石化、汽车等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我市以增量项目引领其焕新发展;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每个产业集群配备一个龙头企业及重点企业培育清单、一个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引资对象清单、一个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个专项支持政策包、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和一个产业人才库,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专“新”致“质”。
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供图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南京“产业强市行动2024工作要点”提出,建立对药械临床前研发、药品临床期研发、药械产业化落地等研发全周期的奖励资金链制度。在此前召开的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上,南京市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发展智库设立。同时,我市积极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改革试点,围绕产品研发、药械审评、临床试验、生产上市、销售流通等全链条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
浦口经济开发区集成电路设计大厦。浦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久久为功,必有所成。
❖浦口经开区,集聚集成电路企业260余家,涵盖从设计到制造、从封测到配套的全产业链,产值占全市近1/3;
❖在南瑞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南京集聚智能电网相关企业1200家,产业集群覆盖发、输、变等九大关键产业链环节,产业规模超过3600亿元,占到全国市场的80%;
❖去年玄武率先提出打造“全球数字服务商集聚区”,对标一流建设江苏国际数据港……
南京,产业链主导力与日俱增。
历史,往往历经时间沉淀,更显脉络清晰、变革深刻。
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在雨花台区,全长仅5.3公里的“软件大道”是南京首条以产业命名的道路,包括华为、中兴等在内的一批海内外知名软件龙头企业的入驻,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高速公路”。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进入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一路高歌猛进。2023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成为南京的明星产业。根据《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全国示范。全市首个“万亿产业”,其势已成、其时将至。
三拓宽发展空间
服务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先行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崔晓 孙中元 摄
6月21日,我市举行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来自产业、科技及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外国驻华领事馆、创新平台机构等各领域的400多名代表相聚南京,共同话机遇、谈合作、谋未来。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扛起新使命,当好“排头兵”!我市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溧水片区。溧水开发区供图
✦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并揭牌,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
✦新开辟了达卡、纽约、波士顿等多条精品航线,推动了进口冰鲜水产品等特色口岸项目,振起飞向世界的“翅膀”;
✦南京“中欧班列”已有稳定开行线路8条,行经我国七大口岸,覆盖15个国家,通达70多座城市;
✦基本建成龙潭、西坝、新生圩三大公铁水联运枢纽,近洋航线总数达13条,内贸干线网络联通环渤海湾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转支线覆盖长江流域“六省一市”……
天涯与海角的遥不可及,因为开放化作咫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南京以大通道带大产业,赋能开放型经济。
站在南京长江大桥,凭江临风,更觉南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的速度犹如大江奔腾的节奏。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供图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壁垒,南京确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支点”“创新引擎”以及“门户枢纽”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南京都市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在南京,开放的机遇越来越多。
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104条任务实施率超80%,5项创新举措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开放成色越来越足。
就在本月8日,国务院下发批复文件,同意在南京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一批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其中,南京在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业务、外商投资电信业务、娱乐场所管理、营业性演出管理等多个领域,获得自主审批权。在南京,开放的舞台越来越大。
南京牢牢把握“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双叠加”机遇,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累计形成19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11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搭建跨境直播服务贸易新场景”等3个案例被评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在南京,开放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去年我市实际使用外资水平保持正增长,外资利润再投资规模全省第一,跨境电商、“新三样”出口规模均位居全省首位。目前,南京已吸引113家世界500强企业、5000多家外资企业在宁投资兴业。今年1—4月,南京新增实际使用外资15.7亿美元,新设总投资、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8个。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44.5%,规模占全省比重超五成。
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必然要求改革。